低出生體重兒滿足營養需求之短期與長期健康效果新觀點

3 分鐘速讀 /
Neonatology Public health
低出生體重兒滿足營養需求之短期與長期健康效果新觀點

全球頂尖專家分享出生初期營養需求與促進早產兒成長的科學新發現。

關鍵訊息

  • 早產與低出生體重嬰兒攝取均衡的營養素非常重要;鐵和碘不足或過量都可能造成傷害
  • 維持正確的營養素平衡是讓嬰兒生長發育良好的關鍵,某些營養素過量會造成健康問題
  • 含有益生菌的產品可有效預防早產兒壞死性腸炎,但還需要更多研究才能支持例行性的使用

 
全球頂尖專家在營養協會贊助之歐洲兒科研究學會 (ESPR) 2013 年研討會分享科學新發現,會議於葡萄牙波爾多舉行。
 

早產兒的早期營養素需求

瑞典優密歐大學小兒科主任 Magnus Domellöf 醫師分享最新發現,出生後早期提供低出生體重兒 (LBW) 與早產兒分量適當的營養素,可改善生長、行為與腦部發育的長期結果。已知鐵是髓鞘形成與神經發育的必要元素,最近一項研究顯示,從第 1-6 個月開始為 LBW (2000-2500 g) 嬰兒補充鐵可顯著降低行為問題。研究的 285 名嬰兒中,每天每公斤體重補充 1 mg 鐵的嬰兒中,有 3% 出現行為問題,而安慰劑組則是 13%,研究評量工具為阿肯巴克兒童行為檢核表(Achenbach Child Behaviour Checklist)。1

Domellöf 醫師強調,可能也必須補充碘與磷,因為缺乏這些元素會引起甲狀腺低下、智能遲緩、心臟損傷與免疫功能不佳。2,3 但 Domellöf 醫師表示:「提供比例正確的營養素非常重要;鐵與碘過量對早產兒和低生出體重兒可能有害。」監測鐵與磷酸鹽血中濃度,避免使用含碘消毒劑非常重要。熱量攝取的總量也是重要的考慮因素。Domellöf 醫師提出資料說明熱量攝取過低會提高生長不良與早產兒嚴重視網膜病變 (ROP) 的風險,ROP 會影響早產兒眼部的血管,可能造成失明。Domellöf 醫師指出:「使用高濃度的標準注射營養液併用適當的腸道營養,或許可以避免早期生長不良。」
 

改善早產兒的生長

Richard J Cooke 教授 (愛爾蘭兒科教授) 指出,早產與 VLBW 兒出生後的生長不良始終是一個未解決的問題,和生長不良與結果不良有直接關係。在早期關鍵時期,營養不良會造成惡性循環,影響器官功能、造成疾病、提高營養需求,進而又加重營養不良。教授也表示,即使早期 (也就是出生後前 28 天) 生長不良一段時間,之後如果能追趕上發育進度 (通常是在出院後),發育結果也會比較好。

教授舉出營養照護的基本原則,也就是營養攝取量應滿足需求,可確保最佳的結果,他也指出,對病嬰來說,必須花一段時間才能確立適當的攝取量。實際上,嬰兒會累積為嚴重營養缺乏,嬰兒愈小、發育愈不成熟,缺乏的情況就越嚴重。但是建議攝取量是根據維持「正常」生長而定,不足以「追趕」上生長速度,目前這點仍有持續爭議。

為了促進生長,Cooke 教授提出以下重點:a) 稽核各新生兒加護病房的嬰兒生長情況,做為品質評估方式,b) 如果有生長不良問題,必須評估是否使用新的營養照護措施,也就是從第 1 天開始使用全靜脈營養、至第 2-3 天使用少量腸道營養,調整母乳成份、c) 出院後追蹤嬰兒在此腦部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是否妥善發育。

Cooke 教授贊成 WHO 對嬰兒與兒童營養照護的意見,他表示:「改善營養是降低早產、疾病、醫源性疾病影響器官生長與功能的第一步,進而可改善發育與最後的生產力。改善高風險嬰兒的照顧非常重要。」

早產兒使用益生菌的原因、方式與時機
 Professor Jean-Charles Picaud (Department of Neonatology at Croix Rousse Hospital in Lyon, France) focused on the effects of probiotics, reviewing the evidence for mortality, infections, digestive tolerance, weight gain, hospital stay, and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NEC) prevention. The latter remains a major cause of death, or significant short term (gut resection) and long term (cognitive development) morbidities in preterm infants. Specific probiotic strains have proven to be effective in reducing the risk of NEC, with mixed strains being more effective than single strains.
Jean-Charles Picaud 教授 (法國里昂紅十字山醫院新生兒科) 演說重點為益生菌的效果,他回顧了死亡率、感染、消化耐受度、體重增加、住院天數、預防壞死性腸炎 (NEC) 的相關證據。NEC 一直是早產兒的主要死因,顯著影響短期 (腸道切除) 和長期 (認知發展) 疾病。某些益生菌菌株已證實可有效降低 NEC 風險,混合不同菌株的效果比單一菌株好。

雖然早產兒使用益生菌尚未成為全球共識,但 Picaud 教授表示:「有充分證據支持,使用益生菌預防早產兒和低出生體重兒的 NEC 安全有效。」

Picaud 教授的結論是:「專家應與主管機關合作,闡明風險與效益比,並支持後續研究,訂立例行診療中的益生菌用法用量。」
 

Key references

  1. Berglund S et al. Pediatrics 2013;131:47–55.
  2. Pinsker JE et al. Pediatr Neonatol 2013;54:128.
  3.  Moltu SJ et al. Clin Nutr 2013;32: 207.

參考資料

ESPR 2013 NNI Symposi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