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母胎風險,選擇單方 vs 綜合維他命?從臨床實證及權威最新建議解

營養介入是降低母胎風險的關鍵策略
營養介入是降低母胎風險的關鍵策略
根據台灣孕婦營養調查顯示,8–9 成孕婦鐵與葉酸攝取量不足,鈣攝取亦僅達建議量的約 50%,顯示常規飲食難以滿足孕期營養需求,亟需額外補充介入12 。 國內外婦產科醫學權威指出,強化孕期營養補充不僅是營養支持,更是降低母胎風險的臨床關鍵之一。 本文彙整來自世界衛生組織(WHO) 3、加拿大婦產科醫學會(SOGC)4 、美國婦產科醫學會期刊(ACOG)56、與台灣婦產科醫學會7等最新孕期營養衛教資訊及建議,探討孕期常用與新型營養補充品之臨床有效性,並針對單方與綜合補充形式的比較,提供醫師與護理師在臨床營養評估與衛教指引上的最新的實證參考依據。
臺灣與國際婦產科營養推廣共識:優先補充孕期綜合營養補充錠(綜合孕補錠)
除了世界衛生組織外,近年多項國際與台灣婦產科相關權威機構的建議指出(表一),相較於單方補充,備孕與全孕期,應補充含有葉酸及多種營養素的綜合孕補錠,更能有助於降低母胎風險。
![表一、國際及台灣權威組織對於孕哺營養攝取的建議 [3-9]](/sites/default/files/2025-08/materna-mvm-01-2.jpg)
世界衛生組織(WHO)最新孕婦營養指南: 綜合孕補錠優於鐵與葉酸補充劑
根據 世界衛生組織(WHO)2020年《孕婦營養指南》(WHO Antenatal Care Recommendations – Nutritional interventions update 2020),補充含有鐵與葉酸的綜合孕期營養營養補充錠, 綜合孕補錠(Multiple Micronutrient Supplements, MMS),在資源不足或高營養缺乏風險的地區,相較於僅補充單方葉酸或鐵葉酸(Iron + Folic Acid, IFA)有更多好處。建議對孕婦使用含有鐵與葉酸的綜合營養補充劑,而非僅使用傳統鐵與葉酸補充劑,以降低妊娠風險。 此建議來自 WHO 所執行的系統性統合分析,整合橫跨 12國、分析涵蓋超過10萬名母胎樣本的 16 項隨機對照試驗資料。 分析結果顯示,補充含有葉酸及鐵的綜合孕補錠,對於早產、死產(stillbirth)、先天性缺陷(congenital anomalies)等風險影響力方面與 IFA 效果相當,無顯著差異;其中 ,含有30毫克鐵及400毫克的綜合孕補錠,在降低小於妊娠週數出生體重(SGA)風險、低出生體重(LBW)風險方面,則展現出更顯著優勢,可能提供更全面的妊娠保護力。
加拿大婦產科醫學會: 優先選擇含充足葉酸, 鐵, B12的綜合孕補錠
加拿大婦產科醫學會(Society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aecologists of Canada, SOGC) 於 2022 年發布的臨床指引,針對葉酸與含有葉酸的綜合孕補錠提供了最新建議,以預防葉酸敏感性先天異常,如神經管缺陷 (Neural Tube Defects, NTDs) 及其他胎兒發育異常。SOGC 指南強調,懷孕期間應補充含葉酸的綜合孕補錠,因葉酸在人體內的作用需要其他營養素的共同支持,而這些營養素通常包含在綜合孕補錠中。
- 全孕期,即使是懷孕初期,葉酸應以綜合孕補錠的形式來攝取。綜合孕補錠應包含400微克的葉酸、 2.6 微克的維生素 B12、16毫克以上鐵質(強烈建議,高品質證據)
- 曾懷有NTD或葉酸敏感性先天性異常胎兒的女性,除了每日一錠含有葉酸的綜合孕補錠 (含400微克葉酸),額外仍需要補充高劑量葉酸(4至5毫克/天)。
Cochrane 系統性回顧: 綜合孕補錠相較於單一營養素補充,有多項優勢12
根據一項Cochrane 系統性回顧的研究提出的結論,綜合孕補錠相較於單一營養素補充,在孕期營養補充方面展現出多項優勢。綜合孕補錠能同時提供多種微量營養素,提升孕婦的整體營養攝取,因此被認為是一種具成本效益的補充方式。此外,微量營養素之間存在協同作用,營養素缺乏可能會相互影響,而綜合補充可望帶來比單一補充更顯著的效果。 在這項 Cochrane 系統性回顧的研究,20 項試驗(141,849 名孕婦)提供了有效數據。這些研究比較了補充含鐵與葉酸綜合孕補錠的孕婦,與僅補充鐵(可能含葉酸)或服用安慰劑的孕婦之間的差異。結果顯示,補充綜合孕補錠的孕婦,其嬰兒發生低出生體重(LBW,<2500g)、胎兒生長遲滯(SGA) 以及早產( <37 週) 的比例均較低。對於BMI較低的孕婦,甚至在預防早產的效益更好。
美國婦產科醫學會期刊 : 綜合孕補錠在預防多種先天缺陷方面表現出一致的風險降低趨勢
一篇發表於《美國婦產科醫學會期刊》的研究,針對高收入國家女性所進行的系統性文獻回顧與統合分析。研究人員納入了35項研究(包含4項隨機對照試驗),共計98,926位孕婦,探討補充綜合孕補錠(定義為含有三種以上維生素或礦物質之錠劑或膠囊)與不良妊娠結果之關聯。分析結果顯示,補充綜合維他命可顯著降低胎齡小(SGA)風險(RR = 0.77,95% CI: 0.63–0.93)、神經管缺陷(RR = 0.67,95% CI: 0.52–0.87)、心血管缺陷(RR = 0.83,95% CI: 0.70–0.98)、泌尿道缺陷(RR = 0.60,95% CI: 0.46–0.78)以及四肢缺陷(RR = 0.68,95% CI: 0.52–0.89)。因此推論在高收入國家中,例行補充綜合孕補錠於孕期可能具有潛在益處,尤其在預防多種先天缺陷方面表現出一致的風險降低趨勢。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最新發行孕期營養衛教: 綜合孕補錠為每日必備營養補充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在2025年發行的《孕期營養吃對了嗎?》衛教單,特別指導孕婦,綜合孕補錠為每日必備營養補充;單方營養品可針對特定營養素作為強化補充。由於營養素具有加乘作用:例如,維他命C能增加鐵吸收;同時有葉酸和維生素B12時,更能幫助DNA的合成。綜合孕補錠能便利的一次攝取到多種營養素,達到加乘效果。綜合孕補錠更能預防胎兒發生多種缺陷與低出生體重。然而也需要注意到營養素互相干擾的問題,例如,同時攝取鈣與鐵,最高可降低60%的鐵吸收率。世界衛生組織建議,鈣與鐵的攝取最好間隔數小時。市面上也有3層釋放科技的綜合維他命可供選擇,讓鈣與鐵自動間隔2小時再釋放,也將維生素間隔在最佳的時間釋放。
結語
現今國際與台灣婦產科權威機構普遍共識指出,相較於單一營養素補充,如單方葉酸或鐵劑,含有葉酸與多種微量營養素的綜合孕補錠,能提供更全面的營養支持與臨床效益,包括有效預防神經管缺陷與其他先天畸形外,亦有助於降低低出生體重(LBW)、胎兒生長遲緩(SGA)與早產等母胎風險。這些建議強調葉酸應透過綜合補充形式攝取,以發揮營養素之協同作用。綜合孕補錠亦因其攝取便利性與成本效益,在臨床上應視為備孕期、全孕期與哺乳期首選之營養補充方式,並作為孕婦常規衛教與營養評估的重要一環。
Reference
- 國民健康署106-108年間「懷孕婦女營養狀況追蹤調查」
- Nutrients.2020;12(2):543
- WHO antenatal care recommendations for a positive pregnancy experience Nutritional interventions update: Multiple micronutrient supplements during pregnancy, 2020
- J Obstet Gynaecol Can . 2022 Jun;44(6):707-719.e1.
- Obstet Gynecol. 2023 December 01; 142(6): 1278–1290.
- Am J Obstet Gynecol . 2017 Oct;217(4):404.e1-404.e30
-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孕期營養吃對了嗎?」衛教單張, 2025
- Haider et al.,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7 Apr 13;4(4):CD004905.
-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 2016 May 6;2016(5):CD004073.
若您喜歡這篇文章,您可能也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