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菌相在乳腺炎中的角色

17 分鐘速讀 /
婦產科學 Public health
The Learning Lead -2019年12月- 母乳菌相在乳腺炎中的角色

母乳含有大量細菌, 這些菌落可抵抗感染、增強免疫、協助嬰兒建立腸道菌叢。乳腺炎是菌相失調引起的疾病,因此,能抗菌和增強免疫系統功能的益菌,是合理的乳腺炎預防措施

母乳菌相在乳腺炎中的角色

Dr. Jose Hurtado

Dr. Jose Hurtado
Section Chief of Paediatrics Service, Hospital Universitario Virgen de las Nieves, Granada, Spain

分離自健康母乳的菌株(Lactobacillus fermentum CECT5716),對於預防乳腺炎相當安全有效;Hurtado 醫師建議,有脹奶、乳房疼痛症狀的哺乳女性,或有乳腺炎病史、在周產期接受抗生素治療的孕婦,這些發生乳腺炎的高危險群,可以服用益生菌。

 

母乳中的菌相(microbiota)組成及其重要功能

母乳含有許多生物活性化合物和營養物質,能夠滿足嬰兒的營養需求1。過去以為母乳是無菌的2,但是到2003年,微生物培養技術使我們發現母乳其實含有大量細菌,包括葡萄球菌、鏈球菌、乳酸桿菌、雙歧桿菌等3-6。這些菌落可協助嬰兒建立腸道菌叢、抵抗感染、促進嬰兒免疫系統的發育5

過去以為母乳中的微生物自嬰兒口腔或母親皮膚7,但研究結果顯示,母親胃腸系統內的細菌可經由腸 - 乳路徑(entero-mammary pathway)轉移至乳腺3,8,9。 這個機制非常複雜,路徑中的樹突細胞(Dendritic cells)可將穿過腸隙的細菌從腸道攜帶運送至體內許多器官,例如淋巴結、肝臟、脾臟等9-12;若女性處於哺乳期,樹突細胞也可將細菌運送至乳腺9

母乳中的菌相(microbiota)組成及其重要功能

乳腺炎的發生及母乳的菌相在乳腺炎的角色

乳腺炎的發生及母乳的菌相在乳腺炎的角色

哺乳期的乳腺炎是指乳房組織在哺乳時出現發炎症狀,可能是由乳腺的菌相分佈失衡所引起,稱為菌相失調(dysbiosis),原因是病原菌增生,破壞了自然狀態下乳腺菌相的平衡13。發生乳腺炎時,母乳的整體菌種多樣性會減低14,其中某些菌種如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會過度增生,乳酸桿菌的數量則減少15,16

乳腺菌相失調和乳腺炎,主要是乳汁滯留所引起,乳汁滯留可能是由於母親的哺乳技巧不當,例如嬰兒含乳姿勢不正,或未充分排空乳汁17如果葡萄球菌在乳房組織過度增生,會形成生物膜,逐漸阻塞輸乳管,使乳腺壓力升高,引起乳房疼痛和充血18


乳腺的菌相失調對嬰兒健康和發育的影響

關於乳腺菌相失調對嬰兒健康的影響,目前所知仍然很有限。不過我們已經知道,乳腺炎會導致營養物質從乳房內皮細胞間的緊密接合(tight junction)流失,並改變母乳的成分19乳腺炎會改變母乳的成分,降低母乳品质,乳腺炎患者分泌的乳汁通常含有較高濃度的鈉20、尿素和氨21以及促發炎細胞激素IL-622、IL-820,而乳糖、鈣、總蛋白質及脂質含量則較低21,23這些營養成分的變化,對嬰兒的健康發育有何影響仍待觀察。此外,乳腺炎患者分泌的乳汁,鈉含量會顯著增加,亦即乳汁鹹度增加,可能影響嬰兒吸吮母乳的意願21

另一方面,部分研究結果顯示,只有單側乳房罹患乳腺炎的母親,仍可分泌足夠的乳汁,維持嬰兒成長發育24,25


調節健康狀態的母乳菌相的措施

乳腺炎是菌相失調引起的疾病,因此,能抗菌和增強免疫系統功能的益生菌,是合理的乳腺炎預防措施26研究證實,分離自健康母乳的益生菌菌株,對於預防乳腺炎尤其有效。2015年發表一項研究顯示,益生菌可有效預防乳腺炎。該研究納入108名先前懷孕時罹患乳腺炎的孕婦,隨機分配至益生菌組或安慰劑組,並在懷孕第30週至分娩期間給予益生菌或安慰劑27。在益生菌組,有25%的受試者發生乳腺炎,安感劑組生為57%。而在發生乳腺炎的受試者中,益生菌組受試乳汁中的葡萄球菌/鏈球菌數量,顯著低於安慰劑組受試者。

亦即乳腺炎發生降低51%。此外,相較安慰劑組,益生菌組的乳房疼痛發生顯著較低,母乳中的葡萄球菌數量也顯著較少(-48%;p=0.013)。

調節健康狀態的母乳菌相的措施 調節健康狀態的母乳菌相的措施

哺乳期使用益生菌的安全性

在上述服用益生菌的研究中,並未出現任何安全疑慮,也沒有母親和嬰兒出現治療相關不良反應的記錄。對一萬多名2歲以下嬰兒使用益生菌的全面性評估結果顯示,益生菌具有良好的耐受性29。對於哺餵母乳的嬰兒來說,現有文獻也未顯示益生菌有不良反應的疑慮。

 

給專業醫護人員的實用建議

基於我們討論過的證據,有時我會為脹奶或乳房疼痛的哺乳女性提供益生菌,以預防乳腺炎。我也會推薦有乳腺炎病史的女性服用益生菌,因為這個族群是發生乳腺炎的高危險群。

此外,我建議在周產期接受抗生素治療的孕婦服用益生菌。在美國,超過40%的孕婦在分娩时可能接受抗生素預防治療,主要是為了預防B群鏈球菌(Streptococcus B),或是剖腹產的預防措施。女性可以在分娩後幾天內開始服用益生菌30,31

除了預防性服用益生菌之外,教導患者正確的哺乳技巧,對於預防乳腺炎也非常重要,正確哺乳可避免乳汁滯留,對於高危險群(例如沒有母乳哺育經驗的新手媽媽)尤其重要。要建議患者服用生菌以治療乳腺炎,仍需要更多研究。目前乳腺炎的主要治療方式包括局部熱敷、按摩患處和使用止痛劑(ibuprofen);如果症狀持續或惡化,應使用抗生素治療。

 

結論

  • 乳腺是乳房組織在哺乳時出現發炎症狀,滯留的乳汁破壞了自然状態下乳腺菌相的平衡。罹患乳腺炎的女性,乳汁含有較高濃度的鈉和促發炎細胞激素IL-6、IL-8,而乳糖、鈣、蛋白質的含量則較低。
  • 益生菌,尤其是分離自健康母乳的菌株(Lactobacillus fermentum CECT5716),對於預防乳腺炎相當安全有效;Hurtado 醫師建議,有脹奶、乳房疼痛症狀的哺乳女性,或有乳腺炎病史、在周產期接受抗生素治療的孕婦,這些發生乳腺炎的高危險群,可以服用益生菌。

惠氏營養科學中心
LINE官方帳號
快速掌握最新訊息

惠氏營養科學中心會員
隨時隨地瀏覽最新訊息

參考資料

  1. Morrow A, et al. Semin Pediatr Infect Dis 2004;15:221–228.
  2. Civardi E, et al. Neonatal Med 2013;26:30-34.
  3. Heikkilä M, et al. J Appl Microbiol 2003;95:471-478.
  4. Martín R, et al. J Pediatr 2003;143:754-758.
  5. Ojo-Okunola A, et al. Nutrients 2018;10:1643-1645.
  6. Jiménez E, et al. BMC Microbiol 2008;8:1-11.
  7. West P, et al. J Appl Bacteriol 1979; doi:10.1111/j.1365-2672.1979.tb00820.x
  8. Fernandez et al. Pharmacol Res 2013; 69:1-100
  9. Martín R, et al. Trends Food Sci Technol 2004;15:121-127.
  10. Jiménez E, et al. Curr Microbiol 2005;51:270-274.
  11. Rescigno M, et al. Nat Immunol 2001;doi:10.1038/86373
  12. Berg R, et al. Infect Immun 1979;23:403-411.
  13. Delgado S, et al. BMC Infect Dis 2008;8:1-8.
  14. Jiménez E, et al. J Hum Lact 2015;31:406-415.
  15. Fernández L, et al. Pharmacol Res 2013;69:1-10.
  16. Jiménez E, et al. Appl Environ Microbiol 2008;74:4650-4655.
  17. Giugliani E, et al. J Pediatr (Rio J) 2007;80:147-154.
  18. Fernández L, et al. Benef Microbes 2014;5:169-183.
  19. Michie C, et al. Arch Dis Child 2003; doi:10.1136/adc.88.9.818.
  20. Hunt K, et al. Breastfeed Med 2012;8:105-110.
  21. Yoshida M, et al. Breastfeed Med 2013;9:92-97.
  22. Mizuno K, et al. J Hum Lact 2012;28:529-534.
  23. Ramadan M, et al. Int J Biochem 1972;3:543-548.
  24. Aryeetey R, et al. Breastfeed Med 2009;4:161-166.
  25. Kasonka L, et al. Paediatr Perinat Epidemiol 2006;20:379-391.
  26. Yan F, et al. Cur Op Gastro 2011; doi:10.1097/MOG.0b013e32834baa4d.
  27. Fernández L, et al. Clin Infect Dis 2016;62:568-573.
  28. Hurtado J, et al. Breastfeed Med 2017;12:202-209.
  29. van den Nieuwboer M, et al. Benef Microbes 2014;5:45-60.
  30. de Tejada B, et al.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14;11:7993-8009.
  31. Ledger W, et al. BJOG 2013;doi:10.1111/1471-0528.12371.



僅供專業醫事人員使用